剥脱性皮炎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氨酶高达,原来是这个药惹的祸 [复制链接]

1#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案例

病例概述

患者,女,43岁,因车祸致头部着地,出现意识模糊,头面部、全身多处挫裂伤。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但仍烦躁、胡言乱语、记忆力差。口服艾地苯醌片(30mg,tid),未再用其他药物。

疾病转归

用药7d天后,患者全身出现皮疹,并伴有高热,体温最高42℃。皮炎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全身出现弥漫性红斑、鳞屑,手足少量水疱,水疱破溃。肝功能:丙氨酰氨基转移酶(ALT)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U/L。

案例分析

艾地苯醌片是能透过血脑屏障的线粒体靶向治疗药,为脑代谢、精神症状改善药。

该患者用药合理,但为什么出现不良反应?

根据医生站App的用药查询,艾地苯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主要有过敏反应、皮疹、恶心、食欲缺乏等,偶见肝功能损害,长期服用要注意检查肝功能。

该患者出现剥脱性皮炎和肝功能损伤可能是艾地苯醌片不良反应引起的。

作为医生或患者,如何有效地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呢?

下载医生站App,进入用药查询

随时随地查阅药物知识!赶紧下载吧!

用药查询

1.登录医学界医生站(若未安装医学界医生站可点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