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科史艳平
用微笑面对每一位患者,用诚心看待每一个孩子,以最有利于孩子的方法进行治疗,是史艳平主任多年来践行的从医之路。疾病是冰冷无情的,而她是温暖的。每每有患者称,史主任的笑容自带治愈力,她把爱融入了医疗,她是一名有温度的医生,她用精湛的医术和至深的医德关爱每一位患者,她就是这样一位中医儿科医生。
走/进/人/物
Characterintroduction
史艳平,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学博士,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全国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感染分会、外治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儿科流派及老中医经验传承联盟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情志学组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理事,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陕西医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小儿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诊治有丰富的经验。治疗儿童哮喘、咳嗽、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病、便秘、厌食、*疸、肝功能异常、病*性肝炎、性早熟、过敏性紫癜、儿童抽动症等。
主持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3项,参与省市级课题10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4部,《中西医结合儿科集成》获得“中国西部优秀图书三等奖”。
出诊时间:每周三、周五上午08:00-12:00
01医路漫漫,自当上下求索
史艳平主任自年大学毕业后从事医学工作,学习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她认为医道乃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方能掌握精湛的医术。她在学习现代医学前沿同时,在中医学术上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以期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在熟读经典之余,她师承全国名老中医杨震教授,经过四年跟师学习,将杨震教授气机相火理论掌握并与儿科临床实际结合,不断思索探求相火气机理论在儿科的特点及其运用。她曾遇到一位9月“乙肝”男孩,肝功能异常,经过保肝降酶治疗20余天,转氨酶及乙肝病*定量呈持续升高态势,肝功:ALT:U/L(正常40),AST:U/L(正常40),HBV-DNA:1.51+E8(正常1.0+E2),而儿童抗乙肝病*药物受到年龄限制,在病情进行性加重,家长无计可施时找到史主任,寻求中医治疗。她根据孩子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应用相火理论之郁热相火,予以疏肝健脾,清热解*药物治疗2周后转氨酶较前下降一半,后续治疗2月余,患儿转氨酶正常,继续巩固治疗5个月,患儿转氨酶及乙肝病*定量均降至正常,乙肝达到缓解。
作为一名医者,在从医之路上“勤学、博采、探索、创新”尤为重要。时至今日,她又求学于全国名中医丁樱教授、医院程小红教授、中国中医院房定亚教授,学习不同中医名家的经验,拓宽了诊疗思路,提升了临症水平。她总说,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学无止境,要活到老学到老,这种难能可贵的学习态度和不断求索新知的精神,一直激励着科室所有同仁。
02患儿困苦,当以温情待之
从事儿科工作,尤其需要细心、耐心、爱心和同理心,她用微笑面对每一位患者,用温情对待每一个孩子,将患儿的病痛感同身受。每当遇到生活贫困的患儿,她总是在保证解决病痛疗效的基础上,尽量使用低价药,曾多次在听说患儿的家庭比较困难后,她积极地给予资助而不求回报;每次上门诊时,不论病人多与少,她都会耐心倾听家长的描述,认真回答家长的问题,望、闻、问、切,辩证论证,谨慎开方;遇到没挂上号的家长,不论远道近道而来,她不辞辛苦给患者加号,让患者有病可看,有病可医;遇到白血病和肾病的患儿,她更是从不拒绝,她总说,这些孩子饱尝病痛之苦,他们的家长更不容易,我们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就要尽全力帮助。在白血病患儿的治疗中,要应用很多*性药物,患儿常常会出现呕吐、腹泻、便秘、厌食,反复感染、肝功能异常等情况,无法进行后期治疗,她根据患儿情况稍加用药,便可快速缓解症状,改善机体状况。对于反复发作肾病,加上中医治疗,往往也可起到协同治疗作用。一例紫癜肾病患儿,病情反复,紫癜出现,病情便加重反复。家长带患儿来找史主任,口服中药1周后皮肤紫癜消失,自此皮疹再无反复,后进行肾病规范治疗,加用中药辅助治疗,疾病痊愈。
年至今,她还一直是儿童福利院北郊寄养点的保健医生,义务为福利院的孩子诊疗疾病和健康体检,提供多达上百次志愿服务,她在闲暇时也会带上食物、礼物去看望孩子们,陪孩子玩耍。至今有27名孤儿得到她的关爱和诊治,19名孩子已被国外爱心家庭收养。看到孩子们被爱心家庭收养,幸福地生活,她也为之欣喜不已。史主任就是这样一位医生,她的点滴都在诠释着一个医者的温情。
03疾病繁杂,用尽细密心思
儿科又称“哑科”,因为孩子们不会表达或表达不清楚身体的变化,比成人科更难判断,更要认真细致,更考验医生的观察力和临证经验。面对临床中的疑难杂症,她从不畏惧退缩;面对多种复杂难治性疾病,她总是鼓励科室人员,不怕、不惧,走着看,科室团队也练就一双双火眼金睛,面对疑难病患,抽丝剥茧,独具匠心。她总说,儿科虽为哑科,然病多轻浅,小儿脏腑轻灵,只要辨证准确,治疗得当,便可效如孚鼓。
她曾诊治一例12岁女孩,发热30余天,反反复复,体温高达40℃以上,医院求治疗,多次全面检查也未能明确病因,在使用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后仍无效,考虑药物热可能,予以停药观察3天,患儿仍反复高热,西医治疗已进入瓶颈。史主任细心查看患儿:患儿发热以午后及夜间为著,口渴不多饮,舌质紫暗,有瘀点,舌下脉络紫黑,且患儿数月未行月经,结合病证,考虑瘀血发热,予以血府逐瘀汤加减,首剂药后患儿热峰降至38.5度,5剂药后体温降至正常,原方基础上稍作调整,继续巩固7天,患儿病愈,后调整用药,1月后月经来潮。类似这样的病例临床诊治不在少数,可谓病虽繁杂,然心思独到,则可正中病机,取得奇效。
04头雁领航,促学科广发展
史艳平主任担任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以来,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为学科发展,针对科室存在人员专业性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群众不了解的问题,在科室多次举行科室发展研讨会,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加大科室宣传力度,鼓励科室人员进行线上科普讲座,增加科内家长课堂,增加科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