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敏诊断行业分类
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的特异性反应,具体表现为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等。过敏反应会引起皮肤、呼吸、耳鼻喉、消化等方面的过敏症状,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特应性皮炎/特应性湿疹、过敏性接触性皮炎、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胃肠炎等。
能诱导产生过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临床上已知的过敏原有上千种。常见的过敏原可分为吸入过敏原、食物过敏原、接触过敏原和其他过敏原四大类。
过敏原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过敏原检测方法有两大类,一是体内测试,包括皮肤点刺实验(SPT)、真皮内皮肤试验(IST)、过敏原激发试验、斑贴试验、划痕实验。其中皮肤点刺试验是最常用的方法,二是体外检测,包括总IgE检测、特异性IgE检测、IgG/IgG4检测、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检测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过敏诊断行业市场规模
全球过敏诊断市场规模从年的34.9亿美元增长至年的4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5%,预计到年有望达到57.4亿美元。
资料来源:MarketsandMarkets,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年,我国过敏诊断市场规模由4.01亿元增至6.14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5.26%。国内过敏检测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检测率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潜在市场广阔,预计年将超7亿元。
资料来源:MarketsandMarkets,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中国免疫诊断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三、过敏诊断行业竞争格局
与其他检测项目相比,过敏原检测有一定的特殊性,通常需要同时检测多种过敏原才能准确诊断患者致病的过敏原,这要求检测试剂厂家能够提供覆盖多种类过敏原的检测菜单。在目前的竞争格局下,行业内厂家的诊断试剂能覆盖的过敏原检测种类越多,则竞争力越强,也更容易获得市场机会,而仅仅提供一个或少数检测种类的厂家则不具有市场竞争力。每一种过敏原的检测试剂都需要单独进行开发,由于研发周期较长,对试剂厂家而言,其所能覆盖的过敏原数量通常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无法在短期内大幅度提升。
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是过敏检测的主要应用领域,在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目前浩欧博过敏原IgE检测共覆盖56个过敏原,在中国市场排名首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较于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市场需求相对较少,从事相关产品生产的企业也较少。
四、过敏诊断行业发展趋势
过敏原检测可分为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定性检测只能给出阴性或阳性两种可能的结果,定量检测指用具体数值反应被研究对象包含成分的量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由于定性检测具有操作简便、维护方便、不需要专业昂贵的仪器、组合检测等特点,目前在中国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与定性检测相比,定量检测可以更加精准地辅助诊断过敏、自免疾病,预估过敏的严重程度,从而指导临床精准医疗,对临床检测意义重大,已成为未来行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