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进入了冬季,由于宝宝皮肤的保湿能力较弱,因此常常会出现脸颊干红发痒、脱皮起屑的现象,这就说明宝宝的皮肤缺水了,看着孩子干燥的小脸蛋,很多宝妈都会选择给孩子抹一些保湿霜。秋冬季节,宝宝霜也成了最受家长们欢迎的产品,但如果挑选和使用不当,可能还会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健康。
使用了含激素的面霜,5个月大的女婴脸肿似球
今年年初的“大头娃娃激素面霜”事件让人回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一名仅仅5个月大的女婴因为连续两个月使用同一款添加激素的面霜,导致发育异常。身体毛发突然变得浓密,脸大如球,体重飞涨到了22斤,并且出现了发育迟缓,四肢停止发育等现象。
看着孩子发育出现异常,女婴医院进行检查,然而左查右查,最后连母乳也检查了,也没有找到病因。迫不得已,家长带着医院,有经验的护士一眼就看出了端倪,便问道:你们是不是给孩子擦什么东西了?
家长回想起来,自己这两个月一直给宝宝使用一款叫“益芙灵”的保湿霜,医院没有检测产品的资质,这名家长就带着面霜到专业的检测机构检测,结果出来惊呆了,里面居然含有30mg/kg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
宝宝霜激素含量严重超标,多起激素脸事件发生
宝宝霜里面含有30mg/kg激素到底是什么概念?据了解,即使是在成年人使用的护肤品中,若添加激素的话最多就是0.Xmg/kg或者0.0Xmg/kg,而宝宝霜里激素含量高达30mg/kg,这个概念大家对比之后就能明了。
这类激素是一种超强效的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盘状红斑狼疮等,通常是作为治疗皮肤病的处方药,因为药效过强,只能在医生科学指导下才能用药,用药不当的话就会引发“库欣综合征”。
就像案例中的女婴那样,发胖长成满月脸,体毛变得浓密,身体发育迟缓,甚至是停止发育,还有可能导致高血压、抑郁症以及性早熟,这类药品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治病,用不好能害人。而宝宝因为皮肤吸收能力更强,身体对激素更加敏感,所以他们是完全不适合使用含有这类激素的产品。
宝宝霜含激素的事件最早能够追溯到年,一款名叫“苗岭”的宝宝霜,激素含量过高,导致婴幼儿出现身体早熟的症状;年,一名8个月大的宝宝因为一直患上湿疹,一直使用紫草膏治疗,出现了发育迟缓、满月脸,甚至高血糖和肾结石。随后这款面霜被检测出含4中激素,地塞米松醋酸酯含量更是高达.6mg/kg,地塞米松含量也有11.6mg/kg。
宝宝霜没有问题,激素也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不良商家为了牟利,昧着良心在孩子使用的产品中添加激素。可到了秋冬季节,宝宝的干燥的脸蛋又非常需要使用这些保湿霜,因此,如何给宝宝挑选合适的保湿产品,就成了宝妈们必须学会的技能。
那么,该如何给宝宝挑选合适的保湿霜呢?
首先,需要看区别“字号”
这些外用的膏类产品,通常分为“消字号”和“妆字号”,涉事的这款“益芙灵”就是“消字号”产品。这两字号有什么区别?
“消字号”产品通常为地方卫生部门检测,其身份为卫生消毒产品,审批时间短,也无需标出产品所有成分;而“妆字号”产品需要取得国家药监局的检测认证,审批时间长,需要了解商品的所有成分及辅料,检测更加严格,因此选择“妆字号”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选到激素产品的风险。
除此以外,选购产品之前也可登录药监局网站查一查所选商品的基本信息,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在这个网上有备案,既能看“字号”,也能够辨别产品真伪。
其次,看产品的成分
给孩子选择的保湿霜,主要选择成分比较简单、安全的产品。初级保湿阶段比较健康和常用的保湿成分有:甘油、透明质酸、神经酰胺、天然油脂等;进阶保湿成分有:角鲨烷、神经酰胺等,进阶版能修复肌肤受损屏障,舒缓不适。
最后,看厂家、生产日期和使用日期
用过这些信息的筛选,避免选到“三无”产品,不过一般情况下,你只要是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的产品,这些信息几乎都会有,但还是需要宝妈自己留意一下,因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此外,如果是选择代购买的商品也需要谨慎,挑选口碑较好的代购,尽量不要选购那些自己都看不懂说明的产品。
总结:无论是给宝宝挑选食物还是用品,我们都要很谨慎的挑选,因为目前市场上的宝宝产品琳琅满目、鱼龙混杂,很容易就会挑花眼。如果我们实在无法自己做决定,可以多去跟宝妈们探讨,买一些大家用过并推荐的好品牌;如果是自己挑选的话,购买产品之前就要先做好以上3个步骤的购买准备,保障好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