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皮炎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老药新用磷酸氯喹你了解了吗
TUhjnbcbe - 2020/11/28 2:15:00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通过对现有药物的高通量筛选,专家发现氯喹可能具有抑制新型冠状病*的作用。2月1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发布会,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在会上表示:疗效专家组经过认真细致的研讨,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认为磷酸氯喹是一个上市多年的老药,用于广泛人群治疗的安全性是可控的。基于前期临床机构所开展的临床研究,结果可以明确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疗效。2月18日下午,钟南山院士指出:磷酸氯喹还够不上特效药,但从现有苗头来看,会有些帮助,是值得探讨的药。他谈到,磷酸氯喹与其他药物对比,对治疗发热和病*更快,而且副作用不大。

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在抗病*治疗方案中也加入了:磷酸氯喹(成人mg,每日2次,疗程不超过10天)。

磷酸氯喹是什么药?

“70岁老药”磷酸氯喹

氯喹是通过对最古老的抗疟药物奎宁(金鸡纳霜)的结构优化改造而来,于年在德国拜耳公司首次合成得到。在通过对氯奎的临床试验证明了其高效的抗疟效能后,氯喹进入了大规模生产,很快便取代奎宁成为了常规抗疟药。也就是说,磷酸氯喹其实是用于治疗疟疾的“老药”,在临床上已有70多年的使用历史。

在既往的研究里,已经非常明确地提示其还具有广谱的抗病*作用,另还具有非常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年非典期间,国外有研究发现:氯喹可有效预防和阻止SARS病*在细胞中的复制。对于SARS-CoV,多项体外研究显示,氯喹能够有效抑制SARS-CoV,EC50=4.1μM。对于MERS-CoV,一项体外研究显示,氯喹对MERS-COV复制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EC50=3.0μM,SI=19.4。

为什么可以被推荐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

磷酸氯喹对新型冠状病*(-nCoV)体外抗病*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氯喹(EC50=1.13μM;CCμM,SIblocked88.50)在低微摩尔浓度下有效地阻断了病*感染并显示出高SI,这一数据说明氯喹可能在体内也具有较强的抗-nCoV的能力,具有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潜力。

截止2月15日,有关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的的临床试验已开展5项。据本次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正在北京、医院开展临床研究,已累计入组患者超过例,临床结果初步显示,磷酸氯喹对新冠肺炎有一定的诊疗效果。此外,与氯喹结构高度相似的羟氯喹也有7项临床试验在开展中。

特殊人群使用

肝肾功能不全、心脏病、重型多型红斑、血卟啉病、牛皮癣及精神病患者慎用。

可引起胎儿脑积水、四肢畸形及耳聋,故孕妇禁用。

磷酸氯喹的不良反应

1、口服一般可能出现的反应有:头晕、头痛、眼花、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瘙痒、皮疹、甚至剥脱性皮炎、耳鸣、烦躁等。反应大多较轻,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2、用药量大、疗程长时,可能会有较重的反应,常见者为对眼的*性,因氯喹可由泪腺分泌,并由角膜吸收,在角膜上出现弥漫性白色颗粒,停药后可消失。可在组织内蓄积,久服可致视网膜轻度水肿和色素聚集,出现暗点,影响视力,常为不可逆。

3、氯喹还可损害听力,妊娠妇女大量服用可造成小儿先天性耳聋,智力迟钝、脑积水、四肢缺陷等。

4、氯喹偶可引起窦房结的抑制,导致心律失常、休克,严重时可发生阿-斯综合征,而导致死亡。

5、可导致药物性精神病、白细胞减少、紫瘢、皮疹、皮炎,光敏性皮炎乃至剥脱性皮炎、牛皮癣、毛发变白、脱毛、神经肌肉痛、轻度短暂头痛等。

药物相互作用

1、与保泰松同用,易引起过敏性皮炎;

2、与氯丙嗪等合用,易加重肝脏负担;

3、本品对神经肌肉接头有直接抑制作用,氨基糖类可加重此不良反应;

4、洋地*化后应用本品易引起心脏传导阻滞;

5、与肝素或青霉胺合用,可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6、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增加*性;

7、与氟羟强的松龙合用易致剥脱性红皮病;

8、与氯喹同类物(氨酚喹、羟基氯喹等)同用时,可使氯喹血中浓度提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药新用磷酸氯喹你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