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皮炎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搭学术交流平台,中西结合显优势我院举办2
TUhjnbcbe - 2021/1/7 14:02:00
编译:Linda

近日,医院的顾艳宏教授医院的蒋华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Oncologist杂志发表了一项阿帕替尼后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Ⅱ期单臂研究结果,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显示出了有希望的疗效。

研究详情

阿帕替尼是一种口服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2抑制剂,在中国已被批准为转移性胃癌的三线治疗。该研究为开放标签的单臂II期研究,旨在评估阿帕替尼治疗经≥2线化疗失败的难治性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从年6月1日—年12月31日,共入组26例患者,均为组织学确诊的结肠或直肠腺癌,先前已接受了包括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的至少2线标准治疗。入组后给予阿帕替尼治疗,mg口服,每日1次。采用含个癌症相关基因的panel进行动态捕获测序,以识别循环肿瘤DNA(ctDNA)的体细胞变异。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1.1版评估的肿瘤缓解率。

结果显示,中位PFS为3.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7.9个月。体力状态(PS)0~1的患者PFS长于PS2的患者(4.17个月vs1.93个月,P=.;图1)。没有肝转移的患者也较有肝转移的患者PFS更长(5.87个月vs3.33个月,P=.;图2)。阿帕替尼的常见副作用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和腹泻。3~4级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和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76.92%、11.54%、73.08%和23.08%。所有患者均因不良事件进行过减量治疗。捕获测序的结果显示APC、TP53和KRAS是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为探索阿帕替尼的疗效预测标志物,研究人员进行了生存分析,以明确这3个突变是否与PFS和OS相关,结果显示无显著相关性,但研究的样本量过小有关,并不能据此得出明确的结论。10例患者在影像学发现疾病进展前就检测到了ctDNA丰度增加。

图1.按ECOG体力状态分析PFS结果

图2.按有无肝转移分析患者的PFS结果

研究的启示

对于难治性结直肠癌患者,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显示出有希望的疗效,尤其是在PS0~1或无肝转移的患者中。连续监测下的ctDNA丰度可能是肿瘤负荷的预测因子。

研究中有几点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搭学术交流平台,中西结合显优势我院举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