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概论
抗生素,广义上指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杀灭和抑制作用的药物。包括抗菌素、抗病*药、抗寄生虫药和抗肿瘤药等。
老百姓说的“消炎药”,广义上是指有助于消除炎症的药。除了抗菌素以外还包括其他抗炎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类)和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
这里讨论的“抗生素”,是老百姓口中的“抗生素”,主要是指抗菌素(细菌、真菌)。
中国很多老百姓热衷于输液,以前许多门诊是“吊瓶森林”。医院、医生用药习惯不一样,使用抗生素,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得道者药到病除、口碑效益俱佳;失道者医闹纠纷、身败名裂。形成了很大的“江湖”。近年来“限抗令”不断升级,医院的门诊停止输液,抗生素的使用也越来越规范,“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输液”。抗生素的“江湖”地位在每况日下,这是好事。作为专业医生,抗生素的使用尽量规范,站在病人利益的角度来使用,务必做到安全、高效。
“江湖”总论
“江湖”规则一:安全。
一切医疗活动,都要首先保证安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诊疗技术。还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责任心。使用抗生素前,首先详询过敏史、既往病史。既然开针,就要先评估心脏能否负荷得起,以及肝肾功能,打针过程严密监视,随时做好抢救准备(用不上也要有这个准备),输完液体后原则上观察20分钟后再让离开。没这个能力就不要接这个活!青霉素、头孢类,欧美不皮试,包括欧美援助非洲的抗生素也不皮试。中国特色,药品纯度差些,过敏的多些,各医疗机构抗风险能力不一样,在当今医疗环境下,很多皮试被滥用,主要是规避法律风险,因为说明书是万一出事后的法律依据。医院及其管辖的社康打头孢很多不用皮试,其他的打头孢必做皮试。医院打头孢很多不做皮试,三甲以下及基层必做皮试。至医院用药习惯也不一样,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关于风险,我一贯以来都说的一句话:用一个药,你就预想到它可能会出现的严重副反应,如果你没处理严重副反应的能力,你就不要接这个活。
“江湖”规则二:高效。
抗生素要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血药浓度,因此要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大体上分为:1、“时间依赖型”抗生素:①短PAE: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曲南、碳青霉烯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林可胺类等。②长PAE:四环素类、糖肽类、唑类抗真菌药、阿奇霉素等。提高疗效关键是延长和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宜多次给药,使24h内血药浓度高于MIC至少60%。2、“浓度依赖型”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棘白霉素类、两性霉素等。当血药浓度超过MIC甚至达到8~10×MIC时,可以达到最大的杀菌效应。有的低年资医生,心里没底,以为用量越少越安全,需知过敏是“全或无”效应,只要一点点就会过敏,跟用量没必然关系。
“江湖”各论
在住院部,抗生素使用比较规范,因为病人住进去,有时间治疗和调整,可以根据药敏试验以及各种检查,严格依据说明书和药典的用法用量给药,不存在着太大的“江湖”。在血液科、ICU,要快速控制危及生命的感染,高档抗生素大量使用,像顺口溜“美平斯沃科塞斯、泰能万古大扶康”或者“四驾马车(前述加上丙球)”、“抗阳三剑客(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就是说的这些。日常门诊很少用到,在这里不作讨论。在门诊或急诊,抗生素通常是QD给药,因此是相对的“规范”,存在很大的“江湖”。
一、“江湖”论资排辈:
1、“江湖大哥”头孢类(含头霉素类)
“得头孢者得天下”。头孢菌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不良反应相对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成为抗菌的主力。临床用量第一。当之无愧的“大哥”。发展迅速,目前已发展到第五代。
2、“江湖二哥”喹诺酮类
人工合成抗菌药,抗菌谱广,以G-菌为主,不用做皮试,临床用量第二的抗生素,目前发展到第四代,近年来耐药严重。
3、“江湖元老”青霉素类
最经典的抗生素,年用于临床,二战中挽救了许多人生命。因为便宜,过敏性休克较凶险,风险大,被部分医疗机构抛弃。肺炎链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以前耐药严重,近年来用的少,反而耐药少,通常成为头孢效果不好的感染的选择。分为几
类:1、窄谱青霉素。2、抗葡萄球菌青霉素。3、广谱青霉素。4、抗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
4、“江湖三哥”大环内酯类
临床用的不少。红霉素为*团菌、支原体肺炎为首选用药。阿奇霉素为支原体肺炎作用最强者。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琥乙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都是临床常用药。
5、“江湖大弟”氨基糖苷类
也是古老的抗生素,临床用的也不少,不良反应:1、耳*性。2、肾*性。3、神经肌肉阻滞。4、过敏反应。近年因为左氧高度耐药,常用依替米星、奈替米星来代替。阿米卡星是本类中抗菌谱最广的。
6、“江湖二弟”硝基咪唑类
厌氧菌常用,外科、妇科常用,还对阿米巴原虫、滴虫有效。
7、“江湖三弟”四环素类
兽医中用量第一。广谱抗菌素。四环素牙,影响骨骼发育,8岁以下儿童禁用。强力霉素(多西环素)常用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米诺环素(美满霉素)为本类药中抗菌作用最强。以前耐药严重,近年来少用反而耐药少。
8、“江湖小弟”磺胺类
便宜,过敏反应,大疱剥脱性皮炎较恐怖,临床少用。老一辈医生治感染性腹泻用:磺胺嘧啶+*连素。百炎净,临床有部分医生用于牙周炎等。外科用灭菌结晶磺胺消炎。
二、溶酶的选择:
葡萄糖溶液PH3.5左右,生理盐水PH4.5~7.0。β—内酰胺类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易使β—内酰胺类失去抗菌活性,故应选盐水做溶媒。大多数抗菌药物都使用生理盐水做溶酶。但这几种抗菌药物不能用生理盐水配液:阿洛西林钠、氟罗沙星、培氟沙星、多黏菌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两性霉素B。
三、滴速的控制:
1、常用输液器的滴系数为10、15、20,最常用和默认的滴系数为15,其意思是:15滴的液体相当于1mL。
2、1mL=15滴。1滴≈0.mL
3、正常滴速,书本上,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
4、实际临床中,正常滴速,成人60—80滴/分。(一般每分钟5mL左右,如“mLNS溶头孢3.0”,一般20min左右滴完,约75滴/分)
正常滴速,指补充每日正常生理消耗量的输液以及输入某种液体,如抗菌素、维生素、激素、止血药、治疗肝脏辅助用药等。
5、老年人20—40滴/分。心肺、肝肾功能差,心衰患者15—30滴/分。
6、休克、脱水者,尽快扩容、增加血容量,滴速快,90—滴/分,据病情甚至用10mL/分的速度补液(输液泵控制)。
7、K液、高渗盐水、催产素、强心苷等,15—20滴/分。硝普钠、硝酸甘油、消心痛,输液泵控制滴速,视血压变化调整速度。
8、甘露醇,至少滴/分才起到脱水降颅压作用,即用3滴/秒的极速,20—30min内滴完mL的液体。
9、左氧、阿奇、林可霉素、阿昔洛韦,氨茶碱、喘定20—40滴/分(实际60滴/分左右)。
10、参麦、茵栀*、葛根素、川芎嗪20—40滴/分(实际60滴/分左右)。
四、抗生素的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的指征:病情特别严重,如败血症或化脓性脑膜炎等;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单用一种抗菌素达到血液有效浓度所需药量太大,患者不能耐受其*副反应时,加用另一种抗生素可减少该药的药量,以达到同样疗效。
实际临床中的联合用药,要能自圆其说。
经典消炎组合(仅供参考):
1、头孢+左氧/环丙/莫西沙星。2、头孢+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依替米星。3、头孢+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4、头孢+阿奇霉素(有争议)。5、氨苄西林+阿米卡星。6、阿莫西林+阿米卡星。
抗生素+激素。一部分门急诊、诊所医生还是喜欢用。我就不多说了。你要用就自圆其说。糖皮质激素的五抗:抗炎、抗过敏、抗免疫、抗休克、抗*素。退热作用。留意其诸多副作用。
其实,医生都有个人用药习惯,干临床久了,有时候从某医生的抗生素输液处方,就能大概知道他是哪个“门派”的。这真的是一个偌大的“江湖”。能以处方辨医生。
“江湖”有风险,行医需谨慎。静脉输液是“针尖上的舞蹈”,只要技艺精深,一样笑傲江湖。
(阿江出品,必是精品,更多精彩,请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一百多年前美国医生特鲁多曾说过的话。它被当成人生的座右铭,时常出现在马长注的心里,指导着他的日常工作。
◆年,马长注还是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初级医生。在一次值班时,科室收治了一名危重病人,病人60多岁,患有多发性脊髓炎,呈四肢抽搐症状,医院就诊,在花光了全部积蓄后,病情仍是反复,只能依靠服用大量卡马西平和激素才能控制病情。而患者因服食卡马西平一月后出现皮疹、水泡,渐出现皮肤破溃脱落,诊断考虑为卡马西平所致剥脱性皮炎。患者就诊时全身已无一处完整的皮肤,患者高热、抽搐、全身溃烂疼痛,痛苦异常。
因经济原因,患者及家医院或ICU治疗,科室医院技术力量及治疗风险,禁不住犹豫了起来。患者家属表示不求治好疾病,只求为患者减轻痛苦。马长注经不住其家属苦苦哀求,毅然接收了这个病人。但是,剥脱性皮炎是他从医以来第一次遇到的病例,一时间在诊治手段上无从下手。
而作为管床医师的马长注,通过观察分析病人病情、查找相关资料,根据病人情况制定并适时调整对病人的治疗方案,每天出入病房帮患者换药,整整4医院。令人遗憾的是,病人在入院4天后病故。患者家属拉住马长注的手,动情地说:“马医生,虽然您没有治好我爸的病,但是你在他最后的几天能够让他安详的走了,没有痛苦,我们一家人都很感激您。”虽然事情过去多年,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这位患者家属都会给马长注发来问候的信息,这也让他十分感动。
▲马长注(中)到病房中会诊。
◆还有一年夏天,一外地壮年男子因“四肢乏力查因”入院,追问病史,有开摩托车摔伤史,结合症状、体征、CT检查诊断为颈髓挫伤,高位截瘫,患者孤家寡人,不愿透露亲属信息,患者高位截瘫,行动不便,二便失禁,又没有经济支持,病房臭气冲天。而马长注不但每天查房照看,还自己掏钱帮患者订饭,定期请护工帮患者清洁卫生。患者被感动了,提供了家属的信息,由民警联系了家属,接送回患者当地治疗。
???在马长注看来,医患关系虽然复杂,但是只要医者常怀仁爱之心,始终保持白衣丹心的情怀,大多时候,种种短暂的医治经历亦将转化为经久绵长的医患情谊。
担当作为领优科室◆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的马长注,医院中医综合科副主任。近年来,他先后到广州中医院、医院、北京医院等国内及省内著名“三甲”医院轮训学习。而在这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马长注的医疗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更是在内科急症抢救、危重病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救治了许多疑难病危病人。
▲马长注(左一)在研究病人诊疗方案。◆在马长注的13年从医经历中,他在急诊室工作了6年余,遇到急诊高峰、病人较多时,不需要任何指令调度,急诊室的同事们都会自觉的加班支援。正是在这样富有责任感、团队协同作战力的工作环境中,不少患上心梗、消化道大出血、脑出血等危急重患者,经措施得力的急救后得以转危为安。
◆为提高自己的中医学修为,马长注还拜肇庆名老中医王萍主任医师为师。如今的他能在日常中使用中医药及中医适宜技术解决常见病、多发病,明显减少了输液及抗生素的使用,受到广大民众的赞许。
◆年,我省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支医工作,马长注成为我区派往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支医的首批工作人员。他毅然离开出生刚3个月的孩子,踏上了新的征程。在当地,他始终和医生同行们一起,不怕苦,不怕累,坚守工作第一线。和大家一起爬山涉水下乡义诊,给科室医生授课交流经验,帮助他们提高临床医学技能,开拓视野,和他们成为亲密无间的好同事,医院员工和当地群众的欢迎。在他支医期满回来时,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专门为他颁发了优秀证书。
▲马长注在广西龙胜支医。◆在日常工作中,马长注都能与同事打成一片,每逢谁的家里有个事情,他也会赶着往前跑。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大家对他的评价是人品好、医德好、技术高。
???马长注心中常常默记的则是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他说:“因为我们是医务工作者,我们不能给生命添加厚度增加高度,但是我们可以给生命注入动力和活力。此生成为一名医生,我无怨无悔。”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朱春蓓
选出好班子、换出好风气
树立新形象、实现新作为
肇庆市高要区融媒体中心制作
编辑:陈彦成
按
5月18日,医院牵头主办的毛发专病医联体第二届会议在北京举行。潍医附院皮肤科加入“国医院毛发专病医联体”并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潍医附院皮肤科专业技术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
此次会议是积极响应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为了推进我国毛发事业发展而举办的。会议围绕毛发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和运营管理等展开学术研讨,旨在规范毛发疾病诊疗行为、缩小医疗机构间诊疗水平、促进和带动全国毛发疾病诊疗水平的提高。
会上,潍医附院皮肤科接受毛发医联体牌匾并签署合作协议。皮肤病专业中与毛发有关的疾病有40余种,具有发病率高、病因复杂、诊疗难度大等特点。其中雄激素性脱发、斑秃、休止期脱发临床多见,经过早期积极干预会达到很好的治疗作用。近年来,潍医附院皮肤科围绕毛发疾病开展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光疗、毛发移植等个体化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潍医附院皮肤科专业团队风采
●国家级皮肤医疗美容示范基地
●山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
●潍坊市临床重点专科
●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皮肤病与性病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第一批山东省卫生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单位
●潍坊市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潍坊市最具重症疑难皮肤病综合救治能力的皮肤病专科
●潍坊市银屑病“感知关爱健康俱乐部”发起单位
该学科着眼于特色诊疗技术,不断将现代科学技术与皮肤病防治有机结合,拥有国际先进的美国科医人IPL光子平台、Nd-YAG、光纤激光非剥脱点阵激光,调Q/、CO2点阵及脉冲激光等激光美容设备,德国进口mora过敏原检测治疗仪、窄波UVB紫外线光疗仪、准分子紫外光疗仪、红蓝光治疗仪、CO2激光治疗仪、高能红光治疗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中药药浴熏蒸汽疗仪、白癜风治疗仪等多种诊疗设备。
经过积极的科学探索和多年的经验积累,以中西医结合为基础,综合治疗为手段,尤其在慢性皮肤性病的防治研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精湛的诊疗技术和独特的治疗手段吸引大量的省内外皮肤病患者。目前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癜风、银屑病(牛皮癣)、带状疱疹、痤疮、扁平疣、过敏性疾病、脱发、*褐斑、血管瘤、皮肤老化、性传播性疾病等特色专病诊疗项目,拥有全市最大规模和具有最强诊治能力的皮肤科病房,先后实现了“专病特色诊疗”和“潍坊市疑难重症皮肤病会诊治疗中心”的发展目标。
本学科专业人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定期组织人员送医下乡至社区、学校、敬老院、福利院,为居民、孩子、老人进行健康查体和健康指导。
科室团队积极向上,致力于专业学科发展。近年来,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余篇,SCI收录6篇,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4项,主持和参与市级科研课题20余项,均获得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主编和参编专业书籍5部。
团队风采
刘国艳
医院皮肤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潍坊名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省十佳女医师,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皮肤科医师、潍坊十大杰出青年,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五届潍坊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兼任中整协血管瘤及脉管畸形分会委员、中整协牙颌颜面医疗美容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潍坊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与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皮肤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皮肤性病临床诊疗工作,具有处理各种急症、重症、疑难皮肤病的临床经验,在国内率先开展“自体表皮移植”手术治疗白癜风,独创“银屑病的个体化绿色整体治疗”和“白癜风的靶向光线综合治疗”。侧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复发性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首次提出银屑病的绿色整体治疗和白癜风的中药光疗联合改良手术治疗。以中西医结合为基础,综合治疗为手段,尤其在慢性皮肤性病的防治和损容性皮肤病治疗研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擅长中西医结合防治白癜风、银屑病、过敏性疾病,痤疮、*褐斑和血管瘤等损容性皮肤病的激光综合治疗、注射美容、各种性传播性疾病的合理规范化治疗及皮肤组织病理的诊断。发表在国家级以上论文60余篇,SCI收录5篇;主持和参与了省级以上科研课题4项,市级科研课题20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8项;主编书籍3部。
坐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上午。
陈瑞玉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资深皮肤病专家。从事皮肤性病专业近40年,对疑难复杂的皮肤病有较高诊疗水平,尤其对带状疱疹、荨麻疹、湿疹、痤疮、斑秃、白癜风、银屑病和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有深入研究。研究成果获潍坊市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先后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近20篇。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周六全天
王国颖
副主任医师,山东省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医院皮肤科国内访问学者1年。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色素疾病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潍坊市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潍坊市医师协会青年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擅长中医内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损容性皮肤病、小儿湿疹、过敏性疾病及感染性皮肤病。将现代科学技术与皮肤病防治有机结合,积极开展皮肤病特色诊疗技术临床中,擅长采用CO2激光、液氮冷冻及中医外治法治疗各种疣、痣、雀斑、慢性单纯性苔藓、结节性痒疹等疗效显著。
近年来主持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4项,参与省级及市级课题数项。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山东省保健科技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撰写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5部。
门诊时间:周三、周六全天
罗增香
副主任,医学硕士,毕业于医院。
专业方向:白癜风、*褐斑等色素性疾病;痤疮、面部皮炎等医学美容性疾病;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
刘相明
主治医师,讲师,大学学历。
专业方向:过敏性皮肤病、病*性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常见皮肤病的诊疗,尤其对湿疹、痤疮、银屑病、白癜风、梅*、淋病等疾病有深入研究。
袁相凤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专业,师从国内著名皮肤病遗传学家张学*教授和杨森教授。
专业方向:银屑病、白癜风、遗传性皮肤病的诊疗及皮肤病理诊断,擅长过敏性皮肤病、白癜风、银屑病、痤疮、性传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孟慧娟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专业方向:擅长皮炎、湿疹、白癜风、银屑病等皮肤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李建娜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专业方向: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痤疮、白癜风、荨麻疹、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慢性皮肤疾病。
曹佩华
医师,医学硕士。
专业方向:运用中医中药、中医外治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痤疮、湿疹、荨麻疹、*褐斑等多种皮肤病。
孙丽娜
医师,大学学历。
专业方向:各种皮肤激光美容治疗,包括各种损容性皮肤病的激光及药物治疗。
王帅
医师,大学学历。
专业方向:过敏性皮肤病、病*性皮肤病、损容性皮肤病及皮肤病外科治疗。
牛常英
医师,医学硕士。
专业方向:各种皮肤良恶性肿瘤的激光外科治疗以及皮肤外科整形美容。
林清霞
医师,医学硕士。
专业方向:常见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红斑鳞屑性等疾病的诊治,皮肤外科治疗及皮肤病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