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什么情况需要进行降尿酸治疗?
1、对于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频繁(2次/年)、痛风石、尿酸性关节病和(或)肾结石的痛风患者,都建议降尿酸治疗。而合并有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人群,更需要积极治疗。
2、对于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血尿酸μmol/L,需给予药物治疗。3、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血尿酸μmol/L须药物治疗。
02血尿酸应控制在什么水平?
1、对于严重(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经常发作)的痛风患者,血清尿酸应低于μmol/L,阻止新的尿酸盐晶体沉积,促进已沉积的晶体溶解,逆转和治愈痛风,但不应低于μmol/L。2、无上述情况者,血尿酸目标值一般应持续低于μmol/L。但不应低于μmol/L。03降尿酸治疗后多久监测呢?
1、初始降尿酸治疗后一般每2-4周监测1次血尿酸,根据尿酸水平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直到血尿酸达标。2、尿酸达标后,可逐渐、适当延长监测频率,每半年监测一次。04血尿酸达标后是否可以停药?
目前没有观点支持血尿酸达标后可以停药。但尿酸达标后可以考虑减小降尿酸药物剂量,以最小剂量维持血尿酸持续达标,如果需要停用药物,则应加强监测血尿酸水平变化。05降尿酸药物应该如何选用?
降尿酸药主要有两大类:抑制尿酸合成的、增加尿酸排泄的。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包括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等。指南推荐肾功能正常的痛风患者,一线降尿酸药物为别嘌呤醇,别嘌呤醇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重度过敏(如剥脱性皮炎、迟发性血管炎)可致死,最好先做基因检测,HLA-B*阳性者禁用。如使用别嘌呤醇无法达标者可改用非布司他或促进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等),或者联合使用。而非布司他比别嘌呤醇降尿酸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耐受性更好。06降尿酸初期,如何预防发作?
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原因是血中尿酸浓度急剧变化,不管国内还是国外指南一致建议痛风患者降尿酸初期时应使用药物预防痛风发作。可在开始降尿酸的同时预防性口服小剂量秋水仙碱,推荐剂量0.5~1.0mg/天,轻度肾功能不全无需调整剂量,定期监测肾功能;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剂量减半,0.5mg隔日1次。如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可选用NSAIDs,最小剂量维持治疗1个月-6个月。07痛风急性发作时该如何治疗?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同时具有抗炎和降尿酸的作用。如果出现关节的红肿热痛,提示痛风急性发作,需及早抗炎止痛治疗,药物包括NSAIDs、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需及早足量使用(一般在24小时内),疼痛好转后减停。急性发作期一般不建议降尿酸治疗,症状好转2周后可考虑。已服用降尿酸药物出现痛风发作不需停药。其实,得了痛风,大家也不必惊慌,医院进行规范治疗,遵医嘱改变饮食结构,做好自我管理,就可以很好地御“风”而行,从而与疾病和平相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