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三种疗法对比
●如何降低面肌痉挛治疗风险
怎么治好病,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面肌痉挛有三种传统疗法:药物、肉*素以及手术。这些疗法各有优缺点,了解清楚才能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
常用于发病初期,可减轻部分患者抽搐症状,对于临床症状轻的患者疗效较明显。
长期使用会产生耐药性及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头晕、嗜睡、白细胞减少、共济失调、震颤等。对于卡马西平,要警惕发生率很小但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肉*素治疗
目前已不被推荐使用
几乎对所有患者有效果,起效快,价格适中。
第一次注射后痉挛缓解可持续3~6个月,之后需重复注射。长期注射效果会越来越差,且会损伤面部神经。部分患者可出现短暂流泪、畏光、眼睑下垂等,多在短期内自行恢复。
手术治疗
常见的是微血管减压术
通过开颅手术在压迫面神经的血管和神经之间放入一种生物高分子材料,从而使面肌痉挛得到治疗。
术后无效、复发及面瘫、听力障碍等并发症仍然占约20%的比例,且可出现开颅手术的相关风险:出血、感染、发生脑脊液漏引起低颅压综合征等,严重时危及生命。同时,高昂费用也使不少患者望而却步。
由于大部分面肌痉挛患者只是出现面部抽搐,没有疼痛感觉,因此,患者会担心过度治疗风险,及认为只是影响面子,拒绝治疗。同时,面对疗法众多不知如何选择,患者又害怕有风险,迟迟不愿治疗而延误病情。那么,如何能降低治疗的风险?
除主治医生的专业技术外,还需要应用先进的设备保障疗效避免并发症发生。先进技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双保险”,医生的专业技术也需要高科技的装备,才能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此外,治疗面肌痉挛这样的医学难题,不断有新的疗法研发出来,MTN超微创治疗就是其中提倡的一种,创口仅1mm,风险小,适用年老体弱多病患者,相较于传统疗法优势明显。
面肌痉挛没有自愈性,长期面部抽搐可能导致神经损伤,针对神经血管有明显骑跨的患者,建议尽早进行MTN超微创治疗。
---------以上仅作科普,具体病情请就医咨询---------
内容来源
医院
编辑排版
医院
图片
部分创客贴
推荐阅读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