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型大疱表皮松解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庄滨瑜,栗玉珍
作者单位:哈尔滨,哈尔滨医院皮肤科
作者简介:庄滨瑜,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遗传性皮肤疾病
对症疗法
现阶段DEB的对症疗法是其关键。如预防新发水疱、溃疡和伤口护理。为防止水疱的感染,应用无菌的针头挑破疱壁将疱液排出,保留其疱顶端作为天然的伤口敷料。人工的伤口敷料可采用凡士林或其他药膏涂于皮损表面,再覆盖涂层敷料,然后再用绷带固定好。
支持疗法
DEB的患者由于创面大量渗出或皮肤大片剥脱等常导致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应及时加以纠正,给予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来促进皮损的愈合。同时注意维持血容量,必要时可输入新鲜血液、血浆或蛋白(表1)。
皮肤移植
1.自体表皮移植术(culturedepidermalautograft,CEA):自体表皮移植术可以有效的促进上皮再生化及治疗复发性溃疡。Shinkuma等通过取患者未受累的背部皮损的角质形成细胞进行传代,然后移植到患者的皮损处,并用绷带固定3d,2周后移植后的皮损全部出现再上皮化,成功治疗了一例12岁RDEB患者。但CEA方法存在复发的可能。
2.异体表皮移植术(allogeneicepidermalautograft,AEA):异体的表皮移植术是将正常人的纤维原细胞接种在由透明质酸和发育不全的胶质组成的双层海绵状基质中并移植到皮损处。AEA需每周更换2次,治疗10个月后,溃疡的基底可呈干燥、苍白的纤维组织。但AEA亦存在复发,可能与它引发免疫排斥反应相关。
细胞治疗
1.骨髓干细胞治疗(bonemarrowstemcelltherapy):Chino等通过怀孕12~13d的RDEB小鼠的脐肠静脉将胚胎骨髓细胞移植入胎儿循环,发现能改善新生鼠的表型。Ⅶ型胶原主要分布在骨髓源成纤维细胞附近的滤泡基底膜带中,Chino认为功能型骨髓源成纤维细胞在皮肤中分泌Ⅶ型胶原分子及抗表达Ⅶ型胶原异体骨髓源成纤维细胞免疫耐受的产生,是胚胎骨髓细胞移植治疗DEB疾病的作用机制。虽然这种治疗方案改良了表型、缓解了症状,但是仍然有一些致死率。
2.皮内注射成纤维细胞(intradermalinjectionoffibroblast):由于皮肤基底膜中的Ⅶ型胶原是由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合成及分泌,所以可以选择这两种细胞作为DEB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经遗传修饰的真皮成纤维细胞对皮肤基底膜中Ⅶ型胶原贡献大于遗传修饰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且容易克隆,细胞能迅速扩增,所以学者们倾向于选用真皮成纤维细胞作为靶细胞。Wood等报道在小鼠模型中注射正常人成纤维细胞或RDEB患者经过基因矫正的成纤维细胞,在小鼠的表皮-真皮交界处中可见有新的Ⅶ型胶原出现。Nagy等发现RDEB患者单一注射成纤维细胞会通过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从而提高COL7A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RDEB患者皮内注射异体成纤维细胞具有良好的治疗潜能。
3.诱导多能干细胞治疗(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s,iPS):iPS为人类疾病提供了无限制的细胞和基因疗法。NorikoUmegaki-Arao等从JEB患者角质形成细胞中提取iPS细胞,并将他们分化为功能性角质形成细胞,使JEB患者可以自发纠正基因组。Tolar等从RDEB患者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获得iPS细胞,通过其胚状体来促进细胞的分化来实现用自体造血移植的方法治疗RDEB。
重组蛋白治疗
重组蛋白治疗(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