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与先前相比有了显著地提高,饮食结构这块也发生较大的改变。由此而来的高尿酸血症疾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逐年增高。有数据表明,我国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到1.8亿,患病人数仅次于糖尿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四高”。今天我们来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下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药物使用后可能会导致高尿酸血症出现。高尿酸血症定义高尿酸血症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进行空腹血尿酸水平检查,若成年男性及绝经期后女性的尿酸值超过μmol/L或成年女性(绝经前)超过μmol/L时,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常见可引起尿酸高的药物高尿酸治疗目标高尿酸治疗应以降尿酸治疗为主,只有将血尿酸值降低到目标范围内,才能将高尿酸对机体的损伤作用降到最低。毕竟高尿酸血症是众多肾脏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独立因素,如果始终都无法将其控制到合理的范围内,很可能会并发痛风性肾病、尿酸性结石、尿*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危害到人体健康,甚至有可能会发展为肾衰竭、脑卒中、冠心病等,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降尿酸治疗是控制血尿酸含量的唯一有效手段,下面这是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出的3种降尿酸目标,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尿酸指标。1.对于无痛风性关节炎、心脑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尿酸降到μmol/L以下。2.对于有痛风性关节炎、心脑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尿酸降到μmol/L以下。3.对于有痛风石的患者建议尿酸降到μmol/L以下,因为这样有利于痛风石的溶解。高尿酸血症患者如何饮食?由于尿酸是嘌呤在人体代谢终产物,而嘌呤的来源则有两个途径:细胞代谢和饮食摄入,二者分别占总嘌呤来源的80%与20%。尽管饮食摄入的嘌呤量所占比例不高,但是一次放纵吃喝,还是很容易加重高尿酸血症的程度。故临床上常推荐没有任何并发症的患者优先采取生活习惯改善的方式来调节血尿酸含量,若3-6个月后仍不能达标,则可再考虑进行药物治疗。对于有并发心血管等疾病的患者来说,则应选择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改善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治疗。饮食控制作为生活方式改善中重要的一环,自然是必须得按照医嘱要求来才行。具体该如何饮食,可以见下表。常用降尿酸药物有哪些?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有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如: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等和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如:苯溴马隆等。别嘌醇:每天1片mg,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时减量,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时禁用。别嘌醇最大的问题是引起皮肤过敏,严重者可发生致死性的超敏反应,如剥脱性皮炎。非布司他:初始剂量20~40mg/天,最大剂量80mg/天,肝功能受损或者重度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苯溴马隆:起始剂量25~50mg/天,最大剂量mg/天,早餐后服用,肾小球滤过率<20ml/min时禁用。以上三种药物,具体使用哪一种,患者朋友应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不可自行购药服用,防止出现用药不当的情况,耽误治疗不说,还会造成肝肾损伤。此外,患者朋友还得定期复查,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药物的使用,以保证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更多精彩:
1、高尿酸患者,不能吃豆腐?听医生怎么回答2、预防痛风发作,这3种食物可碰不得3、得了痛风,患者朋友该如何饮食才正确?点亮在看,你最好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