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疗法属于中医外治疗法其中之一,对于治疗皮炎、湿疹、银屑病、结节性痒疹、带状疱疹来说有着明显的效果,但有些朋友并不了解火针的疗效为何如此明显,今天同春堂带您一同了解火针治疗皮肤病的原理。
火针的历史
火针疗法在我国有数千年历史,最早记载的典籍为《*帝内经》。随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火针疗法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成为针灸疗法中一个独特的医疗体系。
火针又名煨针、燔针。出《备急千金要方》。现代多用不锈钢制成,长3-4寸,体粗圆,尖锐利,柄用角质或竹、木制作,有用钨丝、钼丝制作,形同毫针,略较粗长,受热散热较快,不易变形。火针治疗时将针烧红,于选定部位速刺速出。需掌握深浅、部位,凡血管、内脏及关节附近等处禁用。因此火针治疗需要请专业医务人员来进行。
火针的作用
1、清热泻火,解*止痒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主血脉,气血运行脉中,养脏腑,濡肌肤,且内藏君火,心火内结,热微则痒,热盛则痛,郁热外达皮肤肌表,则生瘙痒、疮疡。“火针亦能行气”,火针可促进气血运行,使郁结热*得以开解,受滞津液运行畅通,邪去体安。
2、活血化瘀,润肤止痒
人体经络相通,气血不和,百病乃生。只有气血经络通畅,五脏六腑才可得到滋养,使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平和状态。因气滞、气虚、血虚或痰凝导致气血瘀滞不行,局部肌肤失于濡养且化燥生风,发为瘙痒。火针治疗可立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得瘀滞的气血恢复正常运行。
3、祛风除湿止痒
风为百病之长,亦兼他邪侵袭人体而致病。风邪、湿邪阻滞经络,气血失常,津液代谢障碍,不得转输散布,久而凝聚阻塞经络而发病。火针可行气发散,使气机通畅,津液运行,血行风自灭,风静痒止。
火针具有清热泻火、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止痒的作用,并且火针以其温热之性开体表孔窍,可使邪不从内消而直接从肌表腠理而解,故能迅速缓解症状,起到止痒的目的。
火针治疗皮炎、湿疹、痒疹
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结节性痒疹都是迁延不愈的皮肤病。皮损多为浸润、肥厚、苔藓样变或坚实结节,并伴有剧烈瘙痒。火针的热效应可以改善皮损区域的微循环,加快炎症和代谢物质的吸收,从而缓解局部症状。根据瘙痒程度和耐受程度间隔3天或7天一次。结节性痒疹的结节可采用点刺,深度至皮损基底部,点刺后有渗液者棉签蘸干。
火针治疗带状疱疹
火针以热引热,通过加热的针体,由腧穴将火热导入人体,在人体内可直接激发经气、鼓舞血气运行、益壮脏腑阳气,从而达到宣散,开通郁闭的效果。另外火针治疗顺应*邪欲出之势,开门给邪气以出路,扶正以加强驱邪的能力,邪去正安则带状疱疹得愈。
火针治疗后的感受
扎火针后,皮肤瘙痒症状明显减轻,部分患者朋友针眼处皮肤可出现微红、灼热、轻度肿痛、痒等症状,属于正常现象,不用处理。
在针眼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未能完全消失前则应避免洗浴,以防感染。若针眼或局部皮肤发痒、红肿,甚至出现脓点,不可用手搔抓,以防感染,保持局部清洁,可用碘伏涂抹,1周内可消失。
火针适用于: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带状疱疹、痤疮、银屑病、白癜风等。
最后,提醒大家,什么样的病情要扎火针,需要请大夫来帮您判断,辨证施治,千万不可盲目治疗。
01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