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2型炎症性皮肤病,可反复发作,85-90%的患者在5岁前出现症状,通常可持续到成年,症状包括强烈、持续的瘙痒和覆盖身体大部分的皮肤损伤,皮肤干燥、开裂、疼痛、发红或变暗、结痂和渗出,以及皮肤感染的风险增加。
与特应性皮炎相关的瘙痒可导致工作或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心理社会困扰等,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伴随瘙痒的抓挠行为会导致皮肤症状恶化,并产生恶化的“瘙痒抓挠循环”,进一步加剧瘙痒和皮肤炎症。
对于AD,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局部类固醇(TCS),这一方案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并可能由于长期使用损害生长发育。同时,部分病人对现有的治疗方法响应不佳。
近两年AD治疗领域发展迅速,涌现出了许多特异性、创新性的药物靶标。年1月,NatureReviewsDrugDiscovery发文,总结分析了AD的治疗管线。主要开发疗法可分类为:
皮肤微生物调节(减少金葡生长、促进有益共生菌);
靶向受损表皮屏障(保湿);
靶向先天免疫反应(芳香烃受体、TSLP、IL33、IL1α、IL36R);
靶向适应性免疫(抗原呈递、TH2信号通路、IgE、IL22/IL22R、IL23、IL17、Treg、PDE4、H4R、T细胞迁移);
靶向搔抓循环(IL31、NK1R、P2X3);
JAK抑制剂(局部、系统);
其他(TRK、GPCR19、LXR)。
年第一季度结束,AD在研管线出现了很多突破性进展,笔者按照药物批准情况和临床进展情况,分别梳理如下:
1药物批准情况
1月14日:FDA批准辉瑞CIBINQO?(abrocitinib)用于成人中重度AD
CIBINQO是一种选择性JAK1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剂。抑制JAK1被认为可调节参与AD病理生理学的多种细胞因子,包括IL-4、IL-13、IL-31、IL-22和TSLP。
图1.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