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皮炎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专家建议这五大痛风用药误区,你踩雷了吗
TUhjnbcbe - 2022/5/6 14:26:00
据统计,我国的高尿酸人群超过了1.7亿人,痛风那种钻心入骨的痛感,让不少病人心急如焚,总想快点把病根治好,以免痛风再次发作。痛风真痛苦!那么关于痛风的常见用药误区都有哪些呢?误区一:尿酸一增高就服降尿酸药降尿酸药物都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如别嘌呤醇所致的剥脱性皮炎甚至可引起死亡。即便已有一两次痛风急性发作,也不一定马上就需要药物控制。一般认为每年有2次以上发作,或有痛风石、肾损害等表现,或经饮食控制血尿酸仍显著升高者方才需要用药控制。误区二:使用抗生素控制痛风急性发作千万不能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常被称为“消炎药”,然而它并不是对任何炎症都有效果,它只针对细菌等一些微生物有抑制或者杀灭作用,对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有效。而痛风是由尿酸盐沉积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事实上,因为肾脏排泄能力有限,青霉素等抗生素对痛风急性发作不但无效,而且可能加剧病情,延迟缓解。误区三:急性发作时单用降尿酸药痛风是慢性病,多数病人常遵医嘱长期服用苯溴马隆或别嘌呤醇等降尿酸药物。但有些痛风病人在急性发作时会加大降尿酸药物剂量,以为可以抑制发作,快速止疼,结果却适得其反。降尿酸药本身并没有消炎镇痛的作用,不但不能缓解急性发作的炎症和疼痛症状,反而会因为血中尿酸浓度降低,血尿酸浓度波动过大而导致症状进一步加重。因此,痛风急性发作时不宜使用降尿酸药物。但患者若此前一直规律服用降尿酸药,则不必停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使急性发作期时间延长或发生转移性痛风。误区四:肾损害者仍继续使用排尿酸药例如苯溴马隆等一类增加尿酸排泄药物,主要是通过将尿液中尿酸浓度增加并排出而达到降低血尿酸。但一方面,尿中尿酸增加可诱发尿酸性肾结石,这对痛风病人不利;另一方面,如痛风已发展到有肾损害的地步,即使利用外力来促排,收效也甚微。误区五: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预防痛风发作切记!!!没有预防这一说!痛风发作的罪魁祸首是高尿酸血症,预防痛风发作,控制好尿酸才是根本。而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虽具有快速消炎缓解疼痛的作用,但并没有降尿酸的作用,治标不治本,长期使用并不能得到有效的预防的作用。常言“是药三分*”,长期使用还会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我们常说“病从口入”,痛风也是一种从口而入的病。对于患有痛风以及高尿酸的人群来说,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用药,合理用药。一定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控制自身体重,禁酒,远离油腻以及嘌呤含量过高的食物等等,这才能让我们远离高尿酸和痛风的侵扰,享受美好的人生。想要了解更多高尿酸与痛风的小知识,快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家建议这五大痛风用药误区,你踩雷了吗